学术讲座—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执业规划与实务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5-09-23
访问次数:
10
讲座题目 | 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执业规划与实务 |
---|
主办单位 |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
联合主办单位 |
|
---|
讲座人 | 易午 | 讲座人 职称 | 中级 | 主持人 | 梁开斌 |
---|
讲座类型 | 社会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时间 | 2025-09-23 09:15 |
---|
地点 | 博学2-205 |
---|
讲 座 人 简 介 | 福建师范大学新闻和法学双学位,互联网公司4年企业管理经验、党委部门9年从业经验。2024年辞去公务员,现任上海兰迪(福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专注于刑事辩护、刑事控告。 |
---|
讲座 主要内容 | 在本次大学职业规划讲座中,讲师以极具张力的方式开启课程——通过直观对比“体制内晋升后的工资单”与“独立执业律师首年收入进度条”,迅速聚焦职业选择的核心命题:“安稳与自由、确定与成长,你该如何抉择?”随后播放易午律师的日常工作vlog,真实呈现律师职业的多元状态,从熬夜撰写法律文书到出庭辩论,从客户沟通到个人学习,引发学生强烈共鸣。 在互动环节,讲师通过现场提问初步了解学生的职业倾向,并自然引入易午律师的成长经历:他曾因旷课受到处分,却最终实现专升本、拿下法学双学位的逆袭;在体制内工作九年,从初入职场的“咸鱼”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却在36岁毅然转型律师。这一转折凸显出“人生随时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的核心理念,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讲座主体部分以时间轴形式展开,分为求学、职业、家庭与事业三大板块。在求学经历中,易午分享高中阶段沉迷文艺活动导致高考失利的教训,专升本过程中的高强度突击备考,以及辅修法学时摸索出的高效学习方法,强调“试错本身就是寻找方向的过程”。职业部分则详细回顾他在互联网公司的快速成长、体制内九年间从被动到主动的关键转变,以及转型律师时面临的执业考试、律所选择、专业方向深耕等实战经验,深入剖析职场规则与中年转型的潜在风险与智慧。 家庭与事业部分,他通过具体事例讲述家人如何在关键节点给予支持,并分享了自己在高压工作下平衡家庭、管理时间的方法工具,使“平衡”不再是空洞概念,而是可操作的行动策略。 课程后期设有互动答疑环节,引导学生分享听课收获,并借助决策分析工具讲解如何理性评估转型风险。针对学生高度关注的“体制内转律师的挑战”“律师行业入门要求”等问题,易午也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务实回答。 讲座最后,屏幕上并列展示出他那张“带有处分记录的专升本成绩单”与崭新的“律师执业证”,以极具象征意义的对比收尾,鼓励学生正视职业道路的不确定性,并以充分的勇气与准备迎接未来的多种可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