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中国近代新闻史专题研究——从型塑“民智”到反哺“民意”的传媒政治经济学分析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5-02-20 访问次数: 131
讲座题目中国近代新闻史专题研究——从型塑“民智”到反哺“民意”的传媒政治经济学分析
主办单位人文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王天根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曹丹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5-02-25 14:00
地点旗山南校区田家炳楼207




王天根,二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所长。从事新闻史和历史社会学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皖江学者特聘教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独自获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编兼第一作者)、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三等奖(独自获奖)。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高校研究生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滚动资助、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出版专著8部,主编2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清史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专题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术文摘》《历史与社会》、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中国近代史》《历史学》等全文转载近30篇。
讲座
主要内容
任何历史思想启蒙到历史事件讨论都涉及多种方向、路径和尝试,但最终历史格局的形成,必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涉及多种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交织的共同作用。 从维新舆论代表人物严复、梁启超开启的“民智”,到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改版,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日报》的诞生,这一系列历史启蒙到历史事件的演进,无形中反映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专题历史的脉络。 晚清媒介组织乃至社团重要旨趣就是再造“少年中国”,从民智启蒙到相关的社会进化论、社会契约论等新的思想理念,这些启迪民智主要还是在新闻传播的报刊领域。这个地方不是讲整个国民,而是指主笔的“通中外、达新知”。比如说相关的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思想理念在启迪民智中扮演的角色。报刊刊发的内容是不是有新知,仍须从民智的层面来探讨和分析。 共产党的党报贴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办报方针,“民意”走向主要是倡导的是群众办报、政治家办报;强调报刊扎根基层、扎根民意。扎根基层一定要反映民意,最终要反映建立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理念。政治思想理念是教育制度的变革,也是“民智”思想理念的变革,以及到最后报刊、广播反映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