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我国海洋重磁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4-12-09 访问次数: 10
讲座题目我国海洋重磁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
主办单位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智慧海洋与工程研究院
讲座人高金耀讲座人
职称
正高主持人欧阳永忠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2-10 14:00
地点新技术研究大楼312会议室




高金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技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海洋测绘》和《极地研究》编委。曾任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测地所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全球变化专项、极地专项等国家工程项目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海底地形命名工作组专家。长期从事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牵头建立极地考察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能力,负责完成的深水多波束和地球物理勘查区域覆盖整个南海东部和北部,承担开展南菲律宾海、北冰洋和南极科考的多波束和地球物理勘查任务,地球物理数据的整编和编图范围涵盖中国管辖海域及菲律宾海和东印度洋。持续推动国产海洋重力仪和船载地磁三分量仪的业务化应用,建设国内首个海洋重力比对场,提高了我国海洋重磁测量的技术水平。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以及国家调查专项10多项;主编专著3部,参与专著3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等检索收录45篇。获得国家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海洋工程科技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
讲座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国内民方重磁调查历史。第二部分总结了重磁测线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流程、一些精细处理方法和简便实用的数据融合方法;特别是针对目前民方重磁调查队伍、仪器和任务的增多,数据处理上采用全自动、批处理带来的问题,提出两方面的改进措施,一是仍然要求首先从底层重视定位、重力、地磁数据的质量检查,进行有效重磁测量数据的测线定位数据分割,再把重磁测量数据配准到定位点上;二是针对底层预处理没有做到位的重磁测线成果数据,从时间、位置、航行状态、各改正项和异常上进行自动的质量检查、数据剔除和纠正等,使数据的错误率降到零。第三部分分析了南海、菲律宾海和东北印度洋的重磁测线数据状况,经过质量控制和与全球重磁异常融合后带来的一些新认识。在南海重、磁异常分布清晰展示礁盘、海沟、海槽、峡谷、磁条带、沉积盆地和NE、N-S、NW向三组断裂的整体分布形态,在菲律宾海重、磁异常揭示了九州-帕劳海脊的断续形态、西菲律宾海盆切割中央断裂带的转换断层、帕里西维拉海盆中央扩张脊的转换断层和菲律宾海板块旋转产生的走滑断裂;在东北印度洋重、磁异常清晰展示了东经九十度海岭及两侧N-S向转换断层、苏门答腊-爪哇沟-弧-盆和孟加拉湾盆地的整体分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