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4-11-21 访问次数: 174
讲座题目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
主办单位设计学院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陈贞坦讲座人
职称
中级主持人龚任界
讲座类型社会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12-21 14:30
地点南区教学实验楼113




福建德化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攻中国画、书法,擅长陶瓷。作品和论文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国家级核心期刊。
讲座
主要内容
近几年来,工笔画的发展形势迅猛,但大多是写实作品,尤其是对照片进行精细加工,使用过多的制作手段,导致作品空洞、重复,不得不对当代工笔画展开新的思考和反思。工笔画中的线条具有很强的书法性,画家借鉴书法的用笔技巧,使线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线条的粗细、轻重、疏密、虚实等变化,不仅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还能够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个性。例如,在描绘花卉时,用细腻流畅的线条表现花瓣的柔美,用刚劲有力的线条表现枝干的挺拔,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运用色彩时,还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意图进行主观的调整和搭配。他们可能会突破客观事物的真实色彩,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色彩氛围和情感基调。例如,为了突出画面的宁静氛围,画家可能会将整个画面的色调处理得偏冷;为了表达热烈的情感,可能会使用大面积的暖色调。这种主观色彩的表达使工笔画更具个性和艺术感染力。 笔者从工笔画线条的写意性、构图的写意性和赋色的写意性三方面谈起;在继承与发展工笔画实现对生活的描绘与个人主观情感的结合,简单地分析工笔画中的写意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