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冷寒宾夕法尼亚赤道地区的旋风风暴悖论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24-06-24 访问次数: 282
讲座题目冷寒宾夕法尼亚赤道地区的旋风风暴悖论
主办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联合主办单位
讲座人胡明曦讲座人
职称
其他主持人林文彬
讲座类型自然科学讲座对象全校师生时间2024-06-26 09:00
地点思源楼6楼




胡明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地科领域全美前五)地球科学系博士生。先后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师从沉积学领域权威Dr. Paul Myrow及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权威Dr. David Fike。美国地质学会(GSA)及沉积地质学会(SEPM)会员,曾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及落基山地质学协会(RMAG)杰出毕业生。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地科领域顶刊GSA Bulletin一作一篇。擅长结合数字建模与地球化学的方法重建沉积环境、古地理与古气候。
讲座
主要内容
在宾夕法尼亚时期(晚古生代冰河时期LPIA,距今3.1亿年),传统观念认为高纬度地区有冰川,而赤道地区保持温暖。然而,最近二十年的研究提出,宾夕法尼亚时期的泛古大陆(Pangea)赤道地区也有广泛分布的寒冷气候,甚至在低海拔地区也存在冰川。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地层记录了由古老落基山山脉冲积扇衍生出的沉积物,包括科罗拉多州东部的Fountain和该州西部的Minturn地层组。这些地层组中存在少量的海洋地层。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海洋地层中保存的风暴生成的波形结构,特别是hummocky cross-stratification构造(HCS),进而用数字建模的方法推测出了古代波浪的几何维度和古代风暴的强度。HCS的最大间距测量结果重建了古波浪的周期:Minturn组的波浪周期为5.5到11秒,而Fountain组的波浪周期为7到12秒。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推测出古落基山脉西侧Minturn盆地的波浪行程距离约为10到35公里,而古大陆海东侧的波浪行程距离约为560到1000公里。这些数据表明,这些波形结构需要强风和巨大的重力波,这就意味着在中宾夕法尼亚时期,赤道地区可能存在由高科氏力涡度和高海面温度驱动的旋风风暴。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该时期赤道寒冷气候的传统观点,并对已发表的关于落基山脉中部地区的古纬度估计提出了质疑。因此,本研究为重新评估宾夕法尼亚时期赤道气候和地理位置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