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童昕受邀在闽港澳台侨校长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发布者: 宣传部 更新日期: 2023-12-24 访问次数: 925

12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侨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在福建福州举办,期间举办了闽港澳台侨校长论坛,校长童昕受邀作了主旨发言。本次论坛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福建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理工大学参与承办,来自闽港澳台以及海外大中小学120位校长、学者围绕“赓续中华文脉·培育时代新人”进行了交流研讨。

论坛上,童昕以《守护福建文化根脉,谱写时代育人新篇——福建理工大学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追溯福建理工大学的办学历程,指出学校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等创办的苍霞精舍。作为学堂中的中文教员,林纾一方面以传承古文为己任,反对盲目地全盘西化,另一方面又通过翻译外国小说为国人认知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同时还主张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科技,以此救亡图强。林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在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同时,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他强调,正是秉持着这种办学精神,学校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先后成为中国第一批开展工业教育的学校、解放前发展成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解放后被誉为“机电工程师的摇篮”“建筑业的黄埔军校”。在1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了卢衍豪、林幼堃、陈一坚、郑代雨、邹韬奋、陈仲玉等知名校友。

童昕表示,学校更名大学后,将继续坚守“区域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三大文化”——校史人物、地方文献、南岛语族——为抓手,继承“守护中华文脉,担负时代重任”的办学精神:一方面以校史人物研究、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为抓手,赓续福建文脉;另一方面以南岛语族研究为着力点,对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使命。

童昕指出,学校以林纾研究为基础,探索“以校史文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通过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对闽人著作和涉及福建的典籍进行整理,形成了三辑、360册的大型丛书《福建文献汇编》,结束了福建地区没有地方文献总集的历史,不仅清晰勾勒出了福建文脉的传承谱系,也极大深化了海峡两岸对于共同文脉的认知,在海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学校还成立南岛语族研究院,组建南岛语族研究团队,从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切入,论证了“壮侗-南岛一体”这一学术命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以及讲好中国的“南岛故事”提供可靠的学理依据。学校举办两届南岛语族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与会,向全球学术界发出中国的声音。

童昕强调,回顾福建理工大学12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始终深深扎根中华文脉,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将自己的发展融入时代的主潮。正因为此,学校方能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人文学院、港澳台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