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召开“千班千课”学情分析工作研讨会
发布者: 宣传部 更新日期: 2021-12-24 访问次数: 440

12月23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千班千课”学情分析工作研讨会。校长童昕,教务处、学工部、质量办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师、辅导员和班导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研讨会。

教务处负责人汇报了本学期全校“千班千课”学情分析工作总体情况,对各二级学院通过开展“千班千课”学情分析活动,加深教师对学生、学风和学情的全面了解,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工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师、辅导员和班导师代表分享了“千班千课”学情分析活动的开展经验,对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表示,“千班千课”学情分析活动为师生之间、跨学院教师之间、序任课程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探索立德树人与传授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证基础,为加快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课堂革命提供了有效路径。

童昕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千班千课”学情分析活动中,展现的真抓实干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童校长强调,教学中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要把本科教学放在心上,把学生成才成长放在心上,持之以恒,锐意创新,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童校长要求,要继续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抓手,每学期都要全过程跟踪学情动态,研讨分析、对症施策、评估效果,形成一个小闭环,从学、教、管三个方面来分析施策,形成一个大闭环。一是要突出学生中心,从“抓学风”“抓教学”“抓管理”三个维度,推进教—学联动、师—生联动、家—校联动、校—企联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大闭环。二是要突出成果导向,以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抓手,把“千班千课”学情分析活动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全过程。三是要突出持续改进,认真总结、科学分析、动态跟踪、对症施策,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不断调整优化,让学情分析这颗人才培养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