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文化多元性与建筑设计创新
发布者:
科研处
更新日期:
2013-11-26
访问次数:
590
讲座题目 | 文化多元性与建筑设计创新 | 讲 座 人 | 周 畅 | 讲座人 职称、职务 |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 主持人 | 童昕 | 讲座类型 | R自然科学 | 讲座对象 | 全校师生 | 举办时间 | 2013年11月30日 (周六) 上午10:00~12:00 | □社会科学 | 举办地点 | 逸夫楼学术报告厅 | 讲 座 人 简 介 | 学历:建筑学专业 工学博士 职务: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职称: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社会职务:《建筑学报》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委员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 全国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主持完成了几十项工程,并多次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和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个人设计作品集一部,编辑出版了《2008北京奥运建筑丛书》等几十部著作,在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兼职教授。担任北海市、徐州市等城市的规划建设顾问,组织并参加了百余项全国各地重要建设项目的评审论证,并担任部分项目的专家顾问。评审过的重要项目包括: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国家图书馆、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办公楼、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楼、公安部办公楼、全国妇联办公楼、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黑龙江省会展中心、烟台市行政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拉萨火车站等。受国家建设部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托,组织策划并全程论证评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项目。 | 讲 座 主要内容 | 第一,建筑的精髓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建筑是城市物质实体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文化构成中,建筑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二,对建筑创作的理解要回归建筑创作的基本要素——实用、经济、美观。创新并不是单纯的形式突破,而应该综合性地统筹策划,在解决好适用功能的前提下,去创造充满新意的建筑形象。 第三,保护城市记忆的基本手法是保护城市的文化依存。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硬盘,在它的库存里保留着文化的密码和脉络,这些是城市宝贵的文化资源。 第四,再塑城市崭新形象的基本对策是注重城市设计。城市设计要从大环境入手,要注重规划,坚持整体协调的原则,体现开放、共享的理念。城市设计中的单体建筑要注重在群体中的位置,注重定位,扮演好角色,做到不抢戏、不搅局。 |
|
|